

工信部印发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发布时间:
2016-10-14 15:41
来源: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引发《关于印发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工信部规[2016]318号)。在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两化融合等五个方面明确了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化工新材料、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强化危化品安全管理、规范化工园区建设、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扩大国际合作等八项主要任务。简介如下:
(详见附件: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第一、《规划》的背景和目的
石化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国防军工密切相关,在我国工业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需要。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绿色发展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由石化和化学工业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推动石化和化学工业由大变强,指导石化和化学工业持续科学健康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规划》的框架和要点
一、行业现状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成就: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结构调整稳步推进。3.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4.节能减排取得成效。5.两化融合逐步深化。6.国际合作成果显著。
(二)主要问题:1.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2.行业创新能力不足。3.安全环保压力较大。4.产业布局不尽合理。
(三)发展环境。
(四)需求预测。
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原则:1.坚持创新驱动。2.坚持安全发展。3.坚持绿色发展。4.坚持融合发展。5.坚持开放合作。
(三)规划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石化和化学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销售利润率小幅提高,2020年达到4.9%。
2.结构调整目标。传统化工产品产能过剩矛盾有效缓解,烯烃、芳烃等基础原料和化工新材料保障能力显著提高,环境友好型农药产量提高到70%以上,新型肥料比重提升到30%左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世界级化工园区和以石化化工为主导产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行业发展质量和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3.创新驱动目标。科研投入占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2%。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在重点领域建成一批国家和行业创新平台,突破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成套装备,形成一批具有成长性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4.绿色发展目标。“十三五”末,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3%,万元GDP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减少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5%,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削减30%以上。
5.两化融合目标。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大幅提升,实现信息化综合集成的企业比例达到35%。石化化工智能工厂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在石化、煤化工、轮胎、化肥等领域建成一批石化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建成若干智慧化工园区,开展石化化工行业工业互联网试点。
三、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
(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二)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严格控制尿素、磷铵、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纯碱、黄磷等过剩行业新增产能,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先进工艺改造提升项目应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探索建立落后产能法制化、市场化退出机制,引导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倒逼机制,充分利用安全、环保、节能、价格等措施,推动落后和低效产能退出,为先进产能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利用清洁生产等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生产装置,降低消耗,减少排放,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应用研发,开拓传统产品应用消费领域,扩大消费量。强化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健全品牌管理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度、美誉度较高的国际知名品牌。整合优化生产服务系统,重点发展科技服务、研发设计、工程承包、信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融资租赁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
(三)发展化工新材料:围绕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医疗健康以及国防军工等领域,适应轻量化、高强度、耐高温、稳定、减震、密封等方面的要求,提升工程塑料工业技术,加快开发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特种橡胶、石墨烯等高端产品,加强应用研究。提升为电子信息及新能源产业配套的电子化学品工艺技术水平。发展用于水处理、传统工艺改造以及新能源用功能性膜材料。重点开发新型生物基增塑剂和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四)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建立石化和化学工业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以及智慧化工园区标准应用体系,加快智能工厂和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推动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和智慧物流应用,实现石化和化学工业研发设计、物流采购、生产控制、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全链条的智能化,大力推动企业向服务型和智能型转变。
(五)强化危化品安全管理:加强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规划衔接,优化危险化学品规划与布局,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加快淘汰高风险产品及工艺,提高危险工艺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建立全产业链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综合信息平台,启动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试点,提升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水平。
(六)规范化工园区建设:加强化工园区的规划建设,科学布局化工园区。建立化工园区规范建设评价标准体系,开展现有化工园区的清理整顿,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化工园区实施改造提升或依法退出。开展化工园区和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功能区区域定量风险评估,科学确定区域风险等级和风险容量。支持化工园区开展智慧化工园区试点。
(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八)扩大国际合作。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产业政策:编制《关于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推进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入园或关闭退出。研究制定《农药行业转型升级指导意见》,推动农药行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安全环保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研究制(修)订重点行业(产品)规范(准入)条件、新兴产业(产品)相关标准。完善安全、环保、节能、职业卫生标准,着力提高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大力发展先进的检测认证技术和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推进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双向转化。研究制订规范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布局的指导性文件。
(二)加强行业监管:实施行业规范动态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适时调整轮胎、合成氨、磷铵、电石等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加大安全、环保、质量、节能等检查力度。加强污染物在线监测和联网管理,加大对违法排放污染物、违规处置危险废物的打击力度。加强安全源头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危化品登记管理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依法责令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停产整顿、关闭退出。创新农药行业管理方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严控新增生产企业数量和原药产能,加强农药安全生产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生产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秩序,坚决杜绝农资、轮胎、涂料领域以次充好、假冒伪劣、逃避缴纳税款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三)创新体制机制:围绕充分发挥市场对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积极推进石油、天然气、危险化学品监管等重点领域改革;理顺化工园区管理体系,解决设立门槛低、多头监管的问题。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立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体系,鼓励和推动企业通过整合、参股、并购等多种形式开展兼并重组,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建立常态化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提高行业集中度。
(四)加大政策扶持。
(五)组织实施。
(附件: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