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度我国石化行业十大新闻
发布时间:
2014-01-10 02:07
来源:
一、雾霾笼罩中国,环保部出台系列政策
据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创52年来之最。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
针对全国雾霾严重现象,环保部出台了系列政策治理大气。环保部长周生贤强调,以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力以赴推进年初确定的三项重点工作,即以细颗粒物(PM2.5)防控为重点,深化大气污染防治;以保障饮用水安全为重点,强化重点流域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以土壤治理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二、《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设定能源消费天花板
1月23日,《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公布,提出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40亿吨标煤”控制目标。为保证目标落实,一周后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并要求“把总量控制目标科学分解到各地区,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负总责”。
三、无锡尚德破产重整,中国光伏产业深度调整
3月20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无法归还到期债务,依法裁定破产重整。尚德的破产成为中国光伏乃至新能源产业标志性事件,并引起中央高层的关注和国家政策层面的强力支持。2013年由此成为中国光伏产业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四、安监总局出台化工企业生产安全十条规定
为加强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安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日前制定出台了《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
这十条规定是:必须依法设立、证照齐全有效;必须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必须确保从业人员符合录用条件并培训合格,依法持证上岗;必须严格管控重大危险源,严格变更管理,遇险科学施救;必须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要求排查治理隐患;严禁设备设施带病运行和未经审批停用报警联锁系统;严禁可燃和有毒气体泄漏等报警系统处于非正常状态;严禁未经审批进行动火、进入受限空间、高处、吊装、临时用电、动土、检维修、盲板抽堵等作业;严禁违章指挥和强令他人冒险作业;严禁违章作业、脱岗和在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安全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十条规定”在归纳总结近年来造成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从企业必须依法取得相关证照、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从业人员资格及培训要求等方面强调了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保障生产安全的最基本的规定,突出了遏制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的关键因素。
五、2014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1365万吨
商务部网站10月11日消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和《化肥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日前制定了《2014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分配原则及相关程序》。
根据该文件,2014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1365万吨。其中,尿素330万吨;磷酸二铵690万吨;复合肥345万吨。其中,2014年化肥国营贸易配额数量分别为:尿素297万吨,磷酸二铵352万吨,复合肥176万吨。国营贸易企业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在国营贸易总量内申请配额。2013年化肥非国营贸易配额数量分别为:尿素33万吨,磷酸二铵338万吨,复合肥169万吨。经备案的非国营贸易企业在非国营贸易总量内申请配额。
六、十八届三中全会敲定税改重点环境税或逾千亿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市场对环保治理的关注度持续升温。继国务院8月份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环境税又被提上日程。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苏明透露,环境税方案已上报至国务院,正在按程序审核中。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上报的环境税方案有望率先对废水和废气两个税目征税。
环保部有关专家表示,上述税率方案是研究者提出的高、中、低三个方案中的低方案。据此测算,一年排污税收入大约600亿元;目前我国排污收费年征收总额不足200亿元,碳税收入大约为400亿元。也就是说,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计,环境税每年可达1000亿元的规模。
七、全国首个碳交易平台启动,节能减排开始市场化探索
6月18日,全国首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在深圳正式启动,并由此拉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设的序幕。此后半年间,上海、北京、天津等地也相继启动碳排放交易市场,2013年由此被称为中国碳交易元年。业内人士认为,碳交易市场的启动意味着中国节能减排工作开始从行政命令转向市场化探索。
八、受限高昂成本“页岩气革命”中国难复制
第二轮进展不及预期、部分企业萌生退意、第三轮探矿权招标推迟……中国页岩气产业似乎正处于阴霾之中。
据悉,北京一家旅游公司策划的赴美页岩气商务考察项目,在2013年全年都鲜有问津。而在2012年下半年,公司在这个项目上接待的考察团近20个。
从目前中国页岩气开发进展上看,以中石油、中石化、延长石油等为代表的能源巨头走在了页岩气领域的前列,但2015年能否实现65亿立方米的产量仍不乐观;另一方面,经过了一年的摸索,地方国企以及民营企业在页岩气领域则普遍“玩不转”。中国的页岩气能否取得像美国一样的成功?目前来看仍是个未知数。
九、中石化青岛输油管线发生爆燃事故,62人遇难
11月22日凌晨3时,位于山东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街交会处的中石化管道公司输油管线破裂,部分原油沿着雨水管线进入胶州湾,海面过油面积达3000平方米。上午10时30分,在油污清理过程中黄岛区沿海河路和斋堂岛路交汇处发生爆燃,同时在入海口被油污染海面上发生爆燃。事故造成62人遇难。
十、化解氯碱产能过剩对策建议上报
以淘汰落后产能及工艺为突破口,以扩需求、促出口、推进兼并重组、建立健全退出机制、严格监管等为主要措施,以多维度产能管控指标体系为抓手的《氯碱行业化解产能过剩加快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目前已上报国家有关部门。
据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烧碱新增产能177万吨,退出114万吨,净增63万吨。前三季度烧碱累计产量2105.8万吨,装置利用率约74%。PVC方面,前三季度产能新增158万吨,退出69万吨,净增量为89万吨。截至9月底PVC累计产量1105.5万吨,装置利用效率小幅提升至61%。
相较于前几年动辄二三百万吨的产能增量来说,氯碱行业产能增幅已明显收窄。市场分析认为,由于当前氯碱产品大多面临亏损,各地新扩建项目的热情有所降温,且在国家遏制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氯碱行业或将结束产能的高速增长,进入平稳调整时期。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院商务部)
相关附件